注:摘录有删减,原文请查看显微图像网 http://www.microimage.com.cn/bbs/thread.php?fid=94
本文作者:冯琦
一、基本情况
1、硬件外观:这台CCD采用金属外壳,喷砂处理,彩色电镀,工艺考究。外壳有冷却凹槽,和风扇。同时配有专用的仪器铝箱,携带与存放都很方便。
2、软件:安装十分方便,光盘里有一键安装,引导图像分析软件和CCD驱动安装过程,软件界面友好。
二、软件使用小贴士:
1、色彩模式:软件第一次开启时,软件默认为色彩强调模式,用于拍照可能对比度过于强烈,可以在相机设置里。把它改为普通模式,对比度比较适当。
2、白平衡:软件有自动白平衡按钮,点击按钮,CCD会将背景平衡为接近白色,此时应当注意,要在空白视野处进行自动白平衡,否则白平衡将出现错误。
3、曝光设定:软件默认的自动曝光速度得到的照片可能不是很满意,可以将曝光选项改为手动曝光,手动设置曝光时间。但是每次更换标本或者更换物镜倍数,都要手动调节曝光时间,有些麻烦。这时也可将自动曝光选项中的调节滑块向亮的方向调节,这个作用相当于普通相机的曝光补偿。适当设置了这个参数,每每改变标本和物镜时,相机都会找到正确的曝光时间。
4、文件保存设置:相机默认拍摄后都要输入照片的文件名才能保存,而且照片格式也要手动选择,不胜麻烦。可以在拍摄选项里设定照片保存格式和文件名以拍摄时间命名,这样拍照就变得十分便利,按下拍摄按钮,照片就自动保存。
三、在各个观察模式下的表现样张:
1、明场:
(1)HE染色切片(肾小球玻璃样变)
(2)根尖切片
(3)根尖压片(有丝分裂)
(4)蜱虫口器(倒钩状口器)
(5)猫栉首蚤(雄蚤)
雌蚤
(6)犬复孔绦虫(成熟节片)
2、相差:
绒毛膜细胞
3、DIC:
(1)辣椒表皮细胞(细胞壁,胞间连丝)
(2)辣椒果肉细胞(细胞核,叶绿体)
(3)马铃薯淀粉粒
(4)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核
4、荧光:
(1)荧光原位杂交(双色FISH)
(2)染色体吖啶橙染色
本组照片测试了明场、相差、DIC、荧光的观察方式,TucsenCCD在各种观察模式下的表现都非常好,特别是在荧光观察模式下,较弱的原位杂交信号仍能很好的捕捉到,实属难得。
在这里说明一下,我是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拍照的,由于显示器的原因,有些图片可能看起来有些暗。
四、一些实际应用:
1、标尺定标:Tucsen图像分析软件有长度,面积,角度等测量功能,测量之前要对标尺进行定标。首先在各个物镜倍数下对0.01mm的测微尺拍照,在定标选项下,在测微尺刻度之间选择像素长度,然后再输入测微尺的实际长度。软件就会自动计算1像素相当于多少微米。
(1)定标后对标尺进行测量,测量长度基本准确。
(2)P1测量了一个辣椒表皮细胞的面积,周长;L2测量了一个细胞的长度;L3测量了细胞壁的厚度。
2、荧光叠加:在Tucsen图像分析软件中把各个颜色通道下的照片依次打开,在滤镜下拉菜单中选择亮度/对比度/伽马选项,在对话框中调整每张图片的参数,再在滤镜下拉菜单中选择图像合并选项,在对话框中选择各个颜色通道下的图片文件,最后点击确定,一张叠加后的荧光照片就生成了。
(1)红色通道
绿色通道
蓝色通道
(4)叠加后的图片
五、总结
鑫图CCD在各种拍摄模式下的表现都相当可圈可点,特备是在相差,DIC等模式下,拍摄的照片非常清晰透彻。作为一款冷CCD,在荧光拍摄方面表现也很好,完全可以胜任荧光原位杂交等工作。经过试用,有下面几点有待完善,硬件方面:1外观:螺丝帽外露,风扇的电源导线外露,影响美观,建议螺丝从机身下部往上安装,电源线隐蔽安装。2数据线:数据线与机身连为一体,安装和收藏不是很方便,建议在机身上设计接口,数据线和机身设计成分体式。软件方面:拍摄模式下的菜单设计不是十分便利,一次只能选择调节一个参数,要调节另外的参数只能先退出当前菜单,建议将参数调整设计在一个菜单中。建议找到失误的原因并改进。
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附:本文为此次测评的压轴大作,鑫图对冯医生表示再次感谢!